麵包的乘法
M Mons. Vincenzo Paglia
00:00
02:49

福音(太14,13-21) - 那時,耶穌聽說了施洗約翰的死訊,就搭船離開那裡,獨自退到一個荒涼的地方。 但是群眾聽說了這件事,就從城裡步行跟隨他。 當他下船時,他看到一大群人,就對他們產生憐憫之心,並治癒了他們的病人。 傍晚時分,門徒走近他,對他說:「這裡空無一人,現在已經很晚了; 打發群眾去村里買食物。” 耶穌對他們說:“他們不必去,只要去就好。” 你們自己給他們吃的吧。” 他們回答他:「我們這裡只有五個餅和兩條魚!」。 他說:“把它們帶到我這裡來。” 然後,他吩咐眾人坐在草地上,拿起五個餅和兩條魚,舉目望天,念誦祝福,擘開餅,遞給門徒,門徒又遞給眾人。 大家都吃飽了,把剩下的東西都收走了,裝滿了十二個籃子。 吃過飯的男人,還不包括婦女和兒童,大約有五千人。

文森佐·帕格利亞主教對福音的評論

讓我們再次反思馬太福音中所呈現的餅的倍增。 它以耶穌的記號開始,耶穌在得知施洗者過世的消息後,想要退到一處荒涼的地方。 沙漠是考驗和祈禱的地方。 眾人聞訊,紛紛走在他前面。 沙漠也變成了飢餓之地:想想越來越多的窮人和孤獨者,無數逃離戰爭和飢餓的人,以及無論如何都在尋求更和平未來的人。 傳道者指出,這是一個荒蕪的地方,但也許不僅僅是一個物理沙漠——以至於我們後來談論了草地——其目的是強調缺乏愛、團結與和平,使我們的城市像沙漠一樣,作為不可能生活得很好的地方。 耶穌正是對這些居住在荒涼之地的人群「感到憐憫」。 連門徒也有憐憫之心,甚至建議耶穌打發眾人走,因為他們在荒野,現在已經是晚上了。 這是一個非常合理的觀察:「這個地方荒無人煙——他們告訴耶穌——而且現在已經很晚了; 打發群眾去村里買食物。” 然而,門徒的同情心是以順服為標誌的。 很多時候,我們也屈服於現狀,認為不可能改變事物的正常進程。 對於耶穌來說,情況並非如此:“他們不需要去;他們不需要去。” 你們自己給他們吃的吧。” 主深知門徒手中所剩無幾:只有五餅二魚。 但他仍然打電話給他們來滿足人群的需求。 耶穌很清楚,創造奇蹟的不是門徒的天賦。 只要我們把我們的信心交託在主手裡,也就是我們所擁有的那一點點餅和魚上,主就會創造奇蹟。 事實上,如果我們將自己託付給主,祂就會倍增我們的能量和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