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音(山18,15-20) - 那時,耶穌對門徒說:「如果你的弟兄得罪了你,你就去在你和他中間警告他; 如果他聽你的話,你就贏得了你的兄弟; 如果他不聽,你就多帶一兩個人一起去,這樣一切就可以根據兩三個證人的話來決定了。 如果他不聽他們的,就告訴社區; 如果他甚至不聽社會的意見,就讓他對你們來說就像異教徒和稅吏一樣。 我實在告訴你們,凡你們在地上所捆綁的,在天上也必被捆綁;凡你們在地上所釋放的,在天上也必被釋放。 我實在告訴你們:如果你們中間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祈求什麼,我在天上的父必賜給他們。 因為哪裡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集,哪裡就有我在他們中間。”
文森佐·帕格利亞主教對福音的評論
這段福音經文提醒我們,糾正和兄弟般的寬恕——這是基督徒群體生活的核心維度——需要極大的關注和敏感性。 其實有一種不跟別人說話的方式,那不是尊重,而是冷漠。 每個信徒都有責任在弟兄犯錯時糾正他,正如每個人犯錯時都有權利得到寬恕一樣。 不幸的是,我們生活在一個正在失去寬恕意識的社會。 發生這種情況是因為他首先失去了主要求我們互相相愛的債務。 這種重新發現的愛的力量體現在一起祈禱的門徒的團結。 耶穌對他們說:“我實在告訴你們:你們中間若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求什麼,我在天上的父必賜給他們。” 這些都是具有挑戰性的話語,更多的是針對上帝自己而不是針對我們。 門徒一致祈求同一件事,無論是什麼,上帝都會親自答應。 這就是耶穌這句話的意思,就是說,禱告的和諧,意志的一致,就構成了巨大的力量。 如果我們的祈禱沒有得到回應,我們必須質疑自己的祈禱方式,這種方式可能從根本上存在個人主義和冷漠的缺陷。 我們的禱告常常表現出懶惰,缺乏愛來擔心整個社區和我們周圍世界的問題和焦慮。 有多少人等待著無人給予的祈禱的施捨! 若望·保祿二世以屬靈的智慧談到他的祈禱與「地理」有關,即與他在報紙上讀到或獲悉的不同地點或不同受苦情況有關。 我們也可以這樣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