浪子的比喻
M Mons. Vincenzo Paglia
00:00
00:00

福音(路 15,1-3.11-32) - 那時,所有的稅吏和罪人都到他面前來聽他講話。 法利賽人和文士私下議論說:“這個人接待罪人,又和他們一起吃飯。” 他告訴他們這個比喻:「一個人有兩個兒子。 兩人中較小的一個對父親說:“父親,請把應得的遺產分給我吧。” 他把他的財產分給了他們。 幾天后,小兒子收拾了所有的東西,遠走他鄉,在那裡揮霍一切,揮霍無度。 當他花光一切後,那個國家發生了大饑荒,他開始發現自己陷入困境。 然後他去為該地區的一位居民服務,後者派他到田裡放豬。 他本來想用豬吃的角豆來滿足自己。 但沒有人給他任何東西。 然後他醒悟過來,說:「我父親的多少僱工都有充足的麵包,而我卻在這裡快要餓死了! 我要起身去見我的父親,對他說:父親,我得罪了天,也得罪了你;我得罪了你。 我已經不配被稱為你的兒子了。 把我當作你的僱工一樣對待。” 他站起來,回到父親身邊。 當他還很遠的時候,他的父親看見了他,就動了慈心,跑過去迎接他,伏在他的脖子上,親吻了他。 兒子對他說:「父親,我得罪了天,也得罪了你; 我已經不配被稱為你的兒子了。” 但父親對僕人們說:「快點,把最漂亮的衣服拿過來,讓他穿上,把戒指戴在他的手指上,把涼鞋穿在他的腳上。 把那隻肥牛犢,宰了,我們吃著慶祝吧,因為我這個兒子死而復生,迷失了,又找到了。” 他們開始聚會。 » 大兒子在田裡工作。 當他回來時,當他在家附近時,他聽到了音樂和舞蹈; 他叫來一名僕人,問他這到底是怎麼回事。 他回答說:“你的兄弟在這裡,你父親殺了那頭肥牛,因為他平安無事地回來了。” 他很憤怒,不想進去。 他的父親隨後出去懇求他。 但他回答他的父親:「看哪,我侍奉你這麼多年了,我從來沒有違抗你的命令,你也從來沒有給我生過一個孩子來和我的朋友們一起慶祝。 現在你的兒子回來了,他和妓女一起吃掉了你的財產,你已經為他宰了肥牛犢了。” 父親回答他:「兒子,你永遠和我在一起,我的一切都是你的; 但我們需要慶祝和高興,因為你的這個兄弟死了又活了,他迷失了又被找到了。”

文森佐·帕格利亞主教對福音的評論

當我們跟隨耶穌繼續四旬齋之旅時,我們得到了這本關於寬恕的福音書。 正如福音書經常指出的那樣,有一大群人跟隨耶穌,其中大部分是病人、罪人、窮人和被遺棄的人。 所有這一切都不會被忽視。 事實上,耶穌與罪人的這種特殊關係是法利賽人指控的原因之一。 事實上,在聖經中,上帝對窮人的這種特權關係是救贖歷史的常數之一。 這是耶穌使命的一個限定部分,實際上是上帝形象的一部分。耶穌所做的只是效法天父:祂將天父的憐憫帶給每個人。 因此,對於稅吏和罪人常提出的反對意見,耶穌的回應不是談論自己,而是談論天父。 在浪子的比喻中,他準確地展示了上帝對他的孩子們的行為:一位慈悲到難以想像的父親。 整個寓言的目的是頌揚父親對拋棄房子、揮霍一切的兒子的不尋常行為。 但佔據中心場景的是父親。 與兒子的擁抱是福音派敘事的高潮。 儘管小兒子做出了愚蠢的選擇以及他所做的一切,父親仍然等待他回來慶祝。 如果天父都是這樣,耶穌的表現又有何不同? 比喻繼續並介紹了長子。 這位傳道者表明,他也遠離父親的憐憫之情。 父親一看到小兒子回來就跑去迎接的場景令人感動。 「看哪,天上的父就是這樣,就像耶穌所說的比喻中的父親一樣。他跑向我們,要把我們帶回來。 這就是基督教寬恕的意義:寬恕始於上帝,甚至早於我們。 歡迎這種擁抱就是我們所被要求的。 父親擁抱兒子的場景是懺悔聖事和寬恕聖事最清楚的象徵。 那個父親似乎不知道沒有孩子該如何生活。 因此,他也走向不想進去的大兒子:他也必須擁抱他的兄弟。 是的,神就是這樣:祂總是以愛走在前面,用祂的懷抱向我們這些罪人跑來,教導我們互相擁抱。 四旬期是體驗寬恕的豐富和喜悅的適當時機,無論是懺悔或兄弟之間的和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