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音(約翰福音 5,1-3.5-16) - 正值猶太節日,耶穌就上耶路撒冷去。 在耶路撒冷的羊門附近,有一個水池,希伯來文叫Bethzatha,有五個門廊,池下躺著許多病人、瞎子、瘸子和癱瘓的人。 那裡有一個人,已經病了三十八年了。 耶穌見他撒謊,知道他這樣已經很久了,就對他說:「你想痊癒嗎?」。 病人回答說:「先生,當水攪動時,沒有人把我浸入池中。 事實上,當我正要前往那裡時,另一個人就在我面前降臨了。” 耶穌對他說:“起來,拿著擔架走吧。” 那人立刻痊癒了:他拿起擔架開始行走。 然而那天是星期六。 於是猶太人對那個被治癒的人說:“今天是星期六,你抬擔架是不合法的。” 但他回答他們:「治癒我的那個人對我說:「帶著你的擔架走吧」。 然後他們問他:「那個對你說『起來走』的人是誰?」。 但那得醫治的人並不知道自己是誰; 事實上,耶穌已經離開了,因為那個地方有很多人。 不久之後,耶穌在聖殿裡找到了他,並對他說:「看哪,你痊癒了! 不要再犯罪了,免得更糟糕的事情發生在你身上。” 那人就去告訴猶太人,是耶穌醫治了他。 這就是猶太人迫害耶穌的原因,因為他在安息日做了這樣的事。
文森佐·帕格利亞主教對福音的評論
福音傳道者約翰帶領我們來到耶路撒冷,旁邊有一個水池,名叫畢士大(「慈悲之家」)。 這是一個被認為神聖而神奇的地方。 由於這個原因,「大量的病人、盲人、瘸子和癱瘓者」聚集在它的邊緣,這位福音傳道者指出。 他們按照一種流行的傳統聚集在水池附近,等待天使攪動水,確保第一個進入的人會得到治愈,這可能與異教治療神靈的崇拜有關。 我們可以將那個水池比喻為教堂,真正的「仁慈之家」。 基督教傳統將教堂想像成一座噴湧而出的泉水,永遠生氣勃勃。 那些東方聖像描繪了聖母瑪利亞在噴泉中央為窮人、病人、盲人、瘸子和弱者解渴的景象,這些都是美麗的。 約翰二十三世喜歡將教堂比喻為鄉村的噴泉,每個人都去那裡解渴。 這個有五個門廊的游泳池是基督徒社區必須從中汲取靈感的例子。 它不是一個充滿魔法或奇怪深奧的地方。 當然,我們可以說總是需要天使介入。 但天使就是耶穌本人,就像他是那個多年來一直在游泳池邊、沒有人幫助他的病人一樣。 耶穌經過他身邊,停下來詢問他的情況。 他已經患病38年了。 今天我們會說他是個「慢性」病人,也就是說,他必須聽天由命,沒有康復的可能,甚至常常得不到治療。 當那個癱子看到耶穌停下來問他:「你想好起來嗎?」時,他的心就亮了起來。 從那次遭遇中,正如從每一次真實而自由的遭遇中一樣,希望在那個癱瘓者身上重生。 愛總是會打開那些接受它的人的心。 當你獨自一人時,即使不是不可能,也很難治癒。 今天,在他們最軟弱的時刻,有多少人仍然孤單一人! 與耶穌一起來的是真正的天使,治癒了那個人的疾病。 然後,他轉向癱子,對他說:“站起來,拿起擔架走吧。” 事情就這樣發生了。 然後還有第二次會議。 那個人的內心也需要被療癒。 第二次見到他時,耶穌告訴他:「看哪,你痊癒了! 別再犯罪了。” 需要不斷地遇見耶穌,才能從內心深處得到醫治。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想像自己在泳池邊,聽到耶穌說同樣的話,從自我中心主義的癱瘓中站起來,成為那些需要幫助和安慰的人的「天使」。 也要記住,必須再次遇見耶穌,再次聆聽祂的話語,才能接受使我們活著並將我們從罪中解放出來的憐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