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音(約翰福音 1,43-51) - 那時,耶穌決定前往加利利。 他遇見了菲利普並對他說:「跟我來」。 腓利來自伯賽大,即安得烈和彼得的城市。 腓力遇見拿但業,對他說:“我們找到了摩西在律法書和先知書中所記述的那位,就是拿撒勒人約瑟的兒子耶穌。” 納但業驚呼; “拿撒勒還能出什麼好東西嗎?” 菲利普回答他:“過來看看。” 同時,耶穌看到拿但業向他走來,就這樣評價他:“這真是一個以色列人,他心裡沒有虛假。” 拿但業問他:「你怎麼認識我?」。 耶穌回答說:“腓力招呼你之前,你在無花果樹下,我就看見你了。” 拿但業回答他:「拉比,你是神的兒子,你是以色列的王!」。 耶穌回答他:「因為我告訴你,我看見你在無花果樹下,你認為嗎? 你會看到比這些更偉大的事! 耶穌對他說:“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,你將看見天開了,神的使者上去下來在人子身上。”
文森佐·帕格利亞主教對福音的評論
耶穌來是為了給每個人一個充滿意義的生活。 但不是抽象的:充滿意義的生活是在人類的「我們」中包含「我」的生活。 顯然,這種觀點也需要鬥爭和犧牲,但在人類大家庭的更廣闊視野內,這是上帝對世界的夢想。 福音書的前幾頁已經表明了這一點。 耶穌在自己周圍聚集的兄弟情誼的故事始於那些漁民,至今仍在全世界範圍內延續。 在與安得烈、約翰和彼得會面後,輪到伯賽大的腓力(「魚屋」),因此他是安得烈和西門的同胞。 耶穌也對他說:「跟從我!」。 事情就這樣發生了。 反過來,菲利普告訴拿但業(意思是「上帝賜予」)這次相遇的美好:「我們找到了彌賽亞」。 然而,聽聖經的拿但業卻帶著懷疑的態度回答:「拿撒勒還能出什麼好的嗎?」。 只有在個人的遭遇中,耶穌才能深入了解祂的內心。 他也參與其中。 耶穌應許他,他會看到比他剛才看到的更偉大的事。 這是耶穌對那一小群門徒的野心。 因此,後來他會告訴彼得和所有跟隨他的門徒,他們將得到比他們所留下的多一百倍的東西。